- 商品详情
- 配送说明
- 兑换说明
申请时间
2025年8月18日——2025年9月19日
活动参与方式
1、在本帖下方留言回帖说说你想要这本书的理由15字以上。
2、我们将从本帖留言者中挑选赠送此书籍,共赠送5本。
3、请在收到书籍后2个星期内提交不少于2篇试读报告要求300字以上图文并茂。
4、试读报告发表在电子发烧友论坛>>社区活动专版标题名称必须包含【「高速数字设计(基础篇)」阅读体验】+自拟标题
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如有作弊、灌水等违反电子发烧友论坛规则的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获奖资格
2、活动结束后获奖名单将在论坛公示请活动参与者尽量完善个人信息如管理员无法联系到选中的评测者则视为自动放弃。
3、申请人收货后14天内未完成书评无权将书籍出售或转赠给他人。如无法在收货后14天内提交书评请将书籍退回电子发烧友论坛运费自理。
4、如有问题请咨询工作人员(微信:elecfans_666)。
为什么同样的电路,低速时好好的,一跑高速就死机?
这是硬件工程师接触高速设计时最先遇到的困惑。在200MHz以下的系统中,多数工程师靠 “经验布线” 就能应付,但当频率突破1GHz,PCB上的每一根走线都变成了 “传输线”,曾经被忽略的寄生参数成为致命隐患:
电源噪声的幽灵: 调试时发现芯片莫名复位,排查三天才发现是电源平面的阻抗突变导致的纹波超标,而这种问题在原理图上根本看不出来;
信号反射的陷阱: 明明严格按照数据手册走了 50 欧阻抗,却因为过孔没处理好,导致眼图测试不过关,只能重新打样 PCB;
串扰引发的连锁反应: 高速差分对旁边走了一根低速控制线,结果低速信号被干扰,整个系统稳定性骤降;
仿真与实测的鸿沟: ADS里完美的波形,到了实际板子上就面目全非,不知道该相信仿真还是相信示波器。
这些痛点的根源在于多数工程师缺乏 “从低速到高速” 的完整知识体系
市面上的技术资料要么停留在 “告诉怎么做” 的层面(比如 “差分线要等长”),却不解释 “为什么要这么做”;要么直接抛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让工程师望而却步。由龙虎老师撰写的《高速数字设计(基础篇)》,正是为破解这些痛点而来 —— 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你从原理到实践,系统性解决高速设计中的 “老大难” 问题。